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kesewe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kesewe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kesewe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kesewei.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点“绿”成金三产融合促振兴——河南信阳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_食尚健康_爱游戏官网app客户端|爱游戏中国官方网站入口|爱游戏登录入口网页版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互动 > 食尚健康

点“绿”成金三产融合促振兴——河南信阳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4-11-26 01:43:39 来源:食尚健康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调研组成员:光明日报记者王胜昔、丁艳;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党组书记张涛,校委委员赵士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贺卫华,哲学教研部教授、大别山干部学院副院长郑会霞,经管教研部副教授林永然)

  霜露降,油茶香。走进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的司马光油茶园,目之所及是漫山遍野的茶树、红绿相间的油茶果,空气中还弥漫着油茶果香。当下,正值油茶果成熟期,茶农手提桶和篓,采摘挂满枝头、圆润饱满的油茶果。

  “咱们面前这片油茶树是2009年栽种,已进入盛果期,产量比往年提高50%。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在司马光油茶园,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法对调研组说,“光山县的油茶种植历史悠远长久。这里一亩地能种100棵油茶树,每棵油茶树年产值有100元,公司油茶种植培养面积3万余亩,效益非常可观。”

  2019年9月,习在河南省信阳市考察时强调,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推广新技术,发展深加工,把油茶业做优做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

  五年来,信阳市牢记习殷殷嘱托,持续扩大油茶种植培养面积,推动油茶产业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并逐步拓展到茶叶、石斛、有机瓜果种植及其精深加工与乡村旅游,三产融合发展效益持续彰显,全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大别山革命老区处处展现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奏响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信阳华章。

  日前,光明日报调研组来到信阳光山、新县、罗山和浉河等县(区),深入调研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倾听一个个点“绿”成金的故事,探寻信阳通过三产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光山县是“中国油茶之乡”,油茶种植历史悠远长久。但长时间以来,光山的油茶只是零星种植,停留在“小打小闹”的水平,规模上不去、市场打不开、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品牌,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

  “为破解油茶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难题,近年来,信阳市把油茶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长效产业来抓,出台一系列支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打出土地、资金和技术‘组合拳’,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信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炳辉说。

  据了解,光山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抢抓促进乡村振兴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破解油茶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瓶颈。通过发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辐射带动作用,成立合作社,吸纳农户开展油茶种植,共享技术、共享资源、共享服务,推进油茶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调研组走进司马光油茶园,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李远富热情地迎了上来。他告诉调研组:“如今,全县油茶种植培养面积发展到32.37万亩,还组建了油茶产业联盟,启动了‘光山油茶’地理标识品牌创建。以前没人要的荒山荒坡,现在都成了‘香饽饽’。仅司马光油茶园每年可带动当地就近就业3000多人,每户村民平均能多收入五六千元。油茶慢慢的变成了光山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

  在信阳光山县十里镇食用菌基地,工作人员正查看食用菌生长情况。徐大迟摄/光明图片

  茶叶是信阳市的又一特色优势产业。在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文新茶村,当地茶叶种植大户汤金宝兴奋地告诉调研组:“今年的茶叶收成特别好。我家种了数十亩茶园,一亩茶园的收入在一万元左右,成本和收益四六开,刨去成本,今年我家的纯收入能有四十万元。”

  信阳市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上游,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北方产茶区之一。追溯信阳茶叶种植历史,可至东周时期,距今有2300多年。

  近年来,信阳市积极探索“政府+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金融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业联合体发展模式,依托信阳国家农业科学技术园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推进茶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提升特色产业知名度和附加值。截至2023年底,信阳市茶园面积超216万亩,茶叶产量达9万吨,总产值达161亿元。

  浉河区是“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核心区,茶产业是浉河区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行走在文新茶村的观景步道上,万亩生态茶园连绵起伏,青翠连天,让人忍不住驻足拍照。

  “我们采取‘园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有定点茶园和辐射的茶叶生产基地30万亩,带动10万农户增收致富。”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黄运武说。

  信阳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张娜向调研组介绍:“目前,信阳市立足资源禀赋,以‘两茶’产业为重点,构建了稻米、弱筋小麦、茶叶、油茶、畜禽、水产六大主导产业,培育红薯、花生、油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六个特色产业,成立六个主导产业专班,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走进羚锐集团绿达山茶油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吴希振向调研组介绍:“绿达山参照羚锐制药GMP30万级的标准,以制药的严苛理念来制油,采取低温压榨,全程无菌操作,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茶油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成分。公司生产的系列油茶产品深受众多购买的人青睐,提升了油茶种植的效益和附加值。”

  透过明亮的玻璃,调研组看到,工人们正忙着给灌装好的山茶油贴商标,一部分包装好的油茶拉出车间等待装车,通过快递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发展精深加工,延长油茶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是信阳农业强市的有效抓手。近年来,信阳将茶油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为产业振兴重要工程,纳入市政府重点考核范围,积极培育和引进油茶精深加工公司,开发油茶相关的衍生产品,提升附加值。

  在羚锐集团绿达山油茶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大厅,食用山茶油、母婴用油以及茶油护肤品、代餐粉等产品琳琅满目。“这是公司开发的中高端油茶产品。可以说,新县的油茶产业正朝着精深加工的方向前进。”吴希振对调研组说。

  在罗山县金源油茶生产加工基地,一排油茶生产设备映入眼帘,从油茶果烘干、剥皮、压榨到出油,形成完整链条。金源油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樊建伟告诉调研组,基地年可处理8000吨油茶鲜果,产1200吨茶油。

  说起油茶果,樊建伟侃侃而谈:“小小油茶果,全身都是宝。油茶籽压榨出的茶油,作为高品质食用油走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初榨之后,茶籽饼粕可应用于农药、医药、日化等行业;提取完茶皂素的茶粕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及饲料。通过精深加工,能轻松实现对油茶果‘吃干榨尽’。”

  在信阳,通过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还有茶产业。调研组在浉河港镇遇到来自湖北的游客李女士,她说:“毛尖鲜奶茶味道真不错,我朋友一连喝了好几口。”“毛尖口味的冰淇淋是第一次见,既有冰淇淋的口感,又有茶叶的清香。”一旁的游客连连称赞。

  调研组了解到,今年国庆假期,文新茶村推出毛尖啤酒、毛尖冰淇淋、毛尖甜品、毛尖奶茶等特色旅游服务产品,深受游客欢迎。

  “目前,我们基本构建以绿茶为主体,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花茶等多茶类并举,茶籽油、茶树花、茶提取物等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各类茶叶精深加工产品和衍生品不断丰富创新的多元化产品体系。”黄运武对调研组说,“像这样提升茶叶附加值的文创产品在浉河区还有很多。茶面膜、茶点心等文创产品搭上‘茶旅游’的快车,既能让游客大饱口福,延伸茶叶产业链,又能提升茶叶种植效益。”

  从一片绿叶到无限商机,茶产业已成为信阳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有力支撑。

  初冬的新县,清澈的河水映照着蓝天白云。走进新县大别山青龙岭,翠色连绵的山谷中,黄墙黛瓦的屋舍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散发着浓郁的古朴气息。“网红打卡地”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村就坐落在青龙岭山脚下,距离县城24公里,是一个拥有400余年历史的小山村,是城里人看山望水寄乡愁的好去处。

  然而,几年前,拥有红色文化和绿水青山两大旅游资源的田铺大塆,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为走出“守着‘金山’要饭吃”的困境,田铺大塆念起了“乡村旅游经”。乡民们用“乡村创客”的理念让创新创意融入美丽山水,现代小店碰撞古老村落,古村焕然一新。

  如今的田铺大塆成了游人如织、远近闻名的“创客小镇”。半月塘边上的“文创工坊”几乎每天都门庭若市;不远处的“易田铺”民宿门口,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打卡。

  乡村旅游让田铺大塆村民既能入股分红又能就近就业,在家门口轻松挣到钱。“房型为三室,一个房间百十块钱。满房情况下一天收入300元左右,旺季一天500到600元。游客可在这里做饭,咱们提供的都是无公害农家菜。”田铺大塆村“外婆家”民宿店主韩光霞一边笑着介绍,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菜。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走上致富路的还有新县周河乡西河村。西河村地处新县东部,距离县城16公里,背靠青山绿水,风景秀美,是豫南民居古村落的代表。不过,之前西河村村容村貌可没这么养眼,河道淤泥杂草多,村里有的房子需要整修。

  “县里决定对西河村进行整治,改造后,我们邀请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的专家团队对西河村落景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提升了文化品位。”新县西河古村落景区管委会主任张一谋说。

  经过改造,西河北岸,传统民居焕然一新;西河南岸,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粮库被改建为茶油博物馆、酒吧茶室……一座座旧房子变身为民宿、咖啡店、农家乐。河畔,一场名为“山歌响起的地方”的“西河刀歌会”刚落下帷幕,时尚和传统在这里融为一体。

  “年均游客接待量30万人次以上,回头客占多数。”张一谋说,“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带动下,西河村山茶油、毛尖茶、阳荷姜等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们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文化古老厚重、风景秀丽怡人的光山县东岳村,走的是与新县田铺大塆、西河村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2022年,光山县抢抓河南省首批“文化产业特派员”试点县的机遇,开动脑筋、创新思路,把“土特产”开发成“时尚潮品”。这些“时尚潮品”搭乘乡村旅游“顺风车”,成为游客的伴手礼,有的游客采购多次,送给亲朋好友品尝。

  “近几年,村里紧紧围绕地域特色,在‘吃、住、行、游、娱’上作文章,探索乡村特色产品营销售卖新模式,有效带动村民增收。”在乡创展厅,东岳村党总支书记杨长家拿起一款包装精美的茶产品向调研组介绍,“这个茶叶是陈师傅制作的,他一家三代人做茶,懂茶、爱茶,茶叶做得好、包装也好,有的游客一眼就喜欢上了。”

  从乡村旅游中尝到甜头的东岳村,还有更远的目标。“针对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我们计划举办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来吸引游客,让游客每次来都有新鲜感,提升东岳村的知名度和游客量,借助乡村旅游为村民增收致富,让村庄更富有活力。”杨长家对调研组说。

  近年来,信阳市牢记嘱托,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科技赋能、业态融合等,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积累的经验值得借鉴。

  坚持生态优先,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推进乡村振兴、厚植绿色底色,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依托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链主企业,快速推进特色产品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通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膜回收、稻鱼(鸭)综合种养等,发展绿色农业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丰收。

  科技赋能增效,做优做大主导产业。产业要发展,科技是关键。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及开展高质量科普的力度,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养,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以科技赋能增效。围绕乡村特色产业体系组建农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联盟和实验室等,开展以良种选育、绿色高效种养、农产品加工、产业跨界融合等为重点的全产业链科技攻关,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加快完善农村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乡村数字产业化平台建设,通过资源数字化、管理精细化,做优做大乡村主导产业。

  精深加工转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加工横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环节。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优化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布局,强化政策保障,推动农产品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大力引进科学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大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通过农业延链补链强链固链,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业态融合创新,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业态融合是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全环节提升的重要抓手。应充分发掘乡村特色条件、生态资源禀赋,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农旅+”,打造农家乐餐饮、特色民宿、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等业态,以要素融合带出“乡味”,展现“乡韵”,将原生态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服务产品,推动村庄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发展;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美食品鉴、民俗观赏、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园区,让民宿、生态、乡村与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成交汇,成为激发乡村动力和活力的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