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竞争打手强出头的教训:中美联手给加拿大上压力
发表时间:2025-03-09 14:20:55 来源:品牌专区
中美两大国竞争,一般人都不敢凑热闹,但加拿大不是一般人,跑出来第一个出头。美国刚给加拿大奶制品加了一个250%的关税,中国对加进行反歧视调查,宣布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菜籽油、油渣饼、豌豆、水产和猪肉加征一定的关税,最高达100%。同时被中美关税制裁的国家不多,加拿大这次算是享福了。
这次对加拿大加关税,不是对等反制,是“反歧视调查”, 中国商务部此次行动直指加拿大在 《加拿大投资审查指南》 中对中企的歧视性审查,其援引WTO《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开创性运用 “反歧视调查” 工具。
世贸组织有两个贸易原则:1、非歧视性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2、公平贸易原则。
如果某国在对另一国的贸易中,违反了两个原则中的至少一个,就非常有可能触发利益受损的那个国家的”反歧视调查“。
加拿大实际上从去年9月10日起,就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和“电池零部件、太阳能产品、半导体”和“关键矿产”等产品是不是要加征一定的关税,启动了30天的公众咨询。去年10月1日,加拿大对我们生产的电动汽车加征了100%的关税;10月15日,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铝产品加征了25%的关税。
这违反了世贸组织的“非歧视性原则” ,接着我们依据《对外贸易法》的第7、36、37条,开始调查加拿大。
加拿大对华加征一定的关税后,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中国电动汽车对加拿大的出口从8月份8972辆直线%,企业遭受严重损失。钢铁、铝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中国选择在WTO框架内精准反击,既避免落入“以牙还牙”话术陷阱,又为后续应对美欧同类打压提供法律模板。反制力度远超加拿大对我们加关税。
可能有人一看,我们对加拿大的“菜籽油、油渣饼、豌豆”加100%关税,以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产品,但事实上,这是我们从加拿大进口的主要商品之一。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加拿大的油菜籽有一半以上销往中国,早前中方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当时就令加拿大方面感到紧张。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部长劳伦斯·麦考利当天称,这一举措“令人深感担忧”。包括对猪肉和水产品加25%关税,这也是我们从加拿大进口的主要商品之一。
我们从加拿大进口的商品,排名前二的类别是植物产品和矿物产品,这次主要是对植物产品加关税。
电动汽车、钢铝两个类别我们出口到加拿大并不多,我们出口到加拿大占比最大的是“机电产品”,占比达到43.4%。之后是“家具、玩具、杂项制品”,占比13%。
那时候加拿大跳起来跟着美国一起对中国加关税,想当美国的马前卒,对中国率先开启关税战为的是避免美国对其征收关税,但是事与愿违,特朗普上台后先拿加拿大开刀征收关税,加拿大偷鸡不成蚀把米。
加拿大对我们加关税,虽然是跟风美国,但它加税的对象,只针对中国货物,这种歧视性贸易措施影响很坏。我们并没有第一时间反制,而是等到特朗普发起新一轮贸易战后,才公布对加拿大反歧视调查的最终结果,这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杀鸡儆猴,让其他几个国家不要跟风美国。
从时间线来看很有意思,遵义舰在澳大利亚家门口实弹演习的硝烟还没散,特朗普叫嚣着继续加关税,WTO正好在搞深化改革,反制措施就落下来了。这完全不是巧合,是典型的三维施压——军事震慑,贸易手段敲打经济命脉,规则武器瓦解道德高地。三管齐下,让对手在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战场同时承压。
而且中国这次是将WTO条款与国内《对外贸易法》、《反外国制裁法》衔接,形成“调查-认定-制裁”闭环。在遵守WTO规则方面,加拿大给中国电动车加关税的时候连最基本的产业损害调查都没做,程序上漏了个大窟窿。东大反歧视调查瞄准的恰恰是西方国家最爱挂在嘴边的程序正义。
以往贸易战都是拼谁关税加得狠,这次把歧视性这个道德判官搬出来了。往后哪个国家想跟风搞小动作,先得掂量掂量自家产业经不经得起对等反制。打蛇打七寸,疼不在皮肉在规矩。
中国加征关税的 30种商品清单 (含芥花籽油、氯化钾等)直击加拿大对美出口依赖型产业,通过打击其 “中间商”经济模式 ,警示其他企图“两头获利”的国家。此举传递明确信号:中国既能精准锁定“美国代理人”的七寸,也能通过规则工具使其付出不对称代价。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对加拿大的加税,也照顾了国内吃货的诉求。现在知道为啥买乌克兰的豌豆和野生水产品了吧。
一般情况下,副食品类的制裁,为了照顾国内吃货们的情绪,行动前都会尝试找替代品,能同时产豌豆和野生水产品的国家一定要满足有肥沃的耕地和良好的渔港这两条,而且产量要够高,这种国家不太好找,乌克兰算是少数较为贴切的。
中国与乌克兰签署农产品进口协议,加拿大农产品的无法替代性已被削弱,现在加拿大是双线作战,加拿大政府将承担农民的怒火。
中国占加拿大进口总额的11.8%,而加拿大对华出口仅占其总出口的3.9%,对于中国来说,加拿大和非洲国家重要性差不多,一个原材料进口国,可替代性非常强。事实上,中方的加税还给加拿大的高的附加价值产品留了空间,比如加拿大鹅,假如没有中国市场,这种高价值的过冬衣物肯定很难在全球找到优质而庞大的中产消费市场。
加拿大现在也是有苦难言,对我们加关税,功是向拜登政府表的,挨打是在特朗普政府期间;不光得不到特朗普的认可,还要挨特朗普政府的打。加拿大的下场就是打手的下场,这和俄乌战争很像。昨天乌克兰可以是美国的打手,今天就可以是美俄盘里的肉。现在特鲁多特别担心,特朗普对加拿大祭出的关税大招,目标是摧毁加拿大经济,以便吞并这个国家。
中美两大国竞争,从澳大利亚到加拿大,他们已尝到了滋味,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的反歧视调查,两大强国伺候加拿大。现在中国的做事风格变了,不废话直接主动出击,军舰绕行澳大利亚是主动出击,对加拿大反歧视调查也是主动出击。这给其他打手们带来的启示与教训就是,打手没有自知之明强出头,想上桌吃菜,搞不好可能会主动成为餐桌上的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