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同为正处级区划县、县级市以及市辖区究竟有什么区别?

发表时间:2025-02-21 12:03:52 来源:新闻动态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自己的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虽然县、县级市以及市辖区常规都是正处级区划,相对应的地方党委书记,和县长、市长、区长都是正处级干部。

  但是三者作为不一样的区划,在行政管理和建设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管理,还有财政税收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其实存在比较大差异。

  这也是三者明明级别统一,却使用不相同区划名称的原因。当然这其中要排除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市辖区。

  县是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结构和区域性行政区划,主要负责对其之下的乡镇和乡村聚落的管理。在接受上级行政单位领导的同时,独立负责内部的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

  而县级市虽然也是类似的区域性行政区划,但却是以城市发展为核心设立的行政单位,具有一定的城市属性,同时拥有相对更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但市辖区则直接是城市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是重点进行城市管理的地区,而且是接受上级市政府的高度集中管理,缺乏独立性。

  由于县并不是以城市发展为最主要目标,所以建设规划至少要得到地级市政府批准,而且是以“三农”建设为主导。建设用地指标少,相应资金大多数都用在农业扶持和补贴。

  县级市则能够以城市建设为主,并兼顾农村发展,建设用地指标相应有所增加。并且要由省政府来批准其总体的规划,同时能在城市建设和资源分配上获得更加多支持。

  市辖区的城市规划则必须由市级政府统一执行,其有关部门仅仅只起到协调作用,因而缺乏独立的建设规划权限。

  不同县级区划的建设规划差异,和其土地管理有何关联,在财税和公共服务方面又有何不同?

  县在土地管理方面的权限是相对独立,但又同时是有限性的。只能在相应允许的限制范围内,决定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优先政策项目上的批准权。

  而县级市通常比县拥有更大的建设用地审批权限和经济立项审批权力,这使得县级市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因此前两者能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依据自己特点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设计,自主决定土地用途和开发方向。但市辖区则几乎完全要受上级政府管辖。

  在财政方面,县设立有相对独立的一级财政,能轻松的获得省市财政支付转移的比例相比来说较高。支付转移就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无偿拨付的财政资金。

  县级市由于不仅设立有独立的一级财政,而且是和省财政直接相连,因而能轻松的获得更多的转移支付资金,并且在支配上拥有三者中最高的独立权限。

  而市辖区不仅没有设立独立的财政账户,而且不与省财政直接相连,财政收入支出都受市财政直接统筹。

  一般县在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扶贫和农业补贴,而县级市更关注城市建设发展,比如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可以设立级别较高的医院。

  至于市辖区,社会保障标准普遍高于县和县级市,但同时也是跟着市政府的统一规划走的。并且在同一个市的不同辖区之间,所享受的医疗教育等都没有差异,且户籍迁移门槛较低。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翰林冷知识 ,区、县、县级市级别一样,为什么名字不一样,有什么差别?